预计2024年我国合pg电子最新网站入口成树脂产能增速仍高于需求增速
预计2024年我国合成树脂消费量为1.2亿吨,增速3.9%;产能达1.4亿吨/年,增速9.8%;产量1亿吨,增速7.1%。
我国树脂市场竞争激烈有两大因素,一是国内产能投放量大,二是美国、中东资源廉价,加上关税和运费后依然比国内产品有价格竞争力。因此,在顶替进口方面,既要通过高端化、差异化路径,也要通过工艺优化等降低生产成本。
合成树脂是一种利用化工原料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,其部分性能与天然树脂相似,在外力作用下呈可塑性流动状态。在实际应用中,合成树脂经常是聚合物甚至塑料的代名词,有时也用于表示未固化的液态热固性聚合物材料。分类来看,常见五大合成树脂包括聚乙烯(PE)、聚丙烯(PP)、聚氯乙烯(PVC)、聚苯乙烯(PS)及丙烯腈-丁二烯-苯乙烯共聚物(ABS)。上述五大树脂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,被广泛地应用于包装、建筑、农业、家电及汽车等领域。
2023年,预计全球合成树脂产能达到3.6亿吨/年,同比增长5.5%;产量达到2.8亿吨,同比增长2.8%;消费量达到2.7亿吨,同比增长1.8%,增幅比2022年高3.1个百分点。
全球经济在新冠疫情后逐渐恢复。预计2023年全球GDP筑底企稳,增速达3%。IMF预测2023年GDP增速美国1.8%、欧洲0.9%、日本1.4%、东盟4.6%、中国5.3%,各主要经济体GDP均为正增长。随着餐饮、旅游等众多第三产业大幅反弹,全球服务业PMI(采购经理指数)大幅提升,致使相关树脂消费量大幅提升。
全球合成树脂主要消费地依然是东北亚地区;北美地区排名第二,但消费占比从2015年的15%下降到2023年的12%;西欧排名第三,消费占比从12%下降到9%;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紧随其后,消费占比均为8%。美国逐渐进入数字化、信息化社会,资本转向人工智能,流向塑料制造业的资本逐渐减少,本土树脂表观消费量逐渐下降,将转为从其他国家进口塑料制品。欧洲由于低碳转型及地缘政治冲突导致能源价格上涨,本土化工产能逐渐减少,导致表观消费量下降。而南亚以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消费能力稳步增长。随着中国产业向东南亚转移,东南亚树脂需求逐渐增长。
2023年全球合成树脂产能增量继续以东北亚为增长主体。产能占比从2015年的39%扩大到2023年的45%。除石脑油路线外,PDH(丙烷脱氢)、CTO(煤制烯烃)、MTO(甲醇制烯烃)等各种路线大规模上马,东北亚成为名副其实的扩能中心。北美受益于页岩气革命拥有大量廉价的烯烃资源,生产聚烯烃是美国的较优选择,其产能占世界16%,排名世界第二。而欧洲由于能源成本上升,产能占比从2015年的13%下降到2023年的9%。
2023年我国合成树脂消费市场供应增速远超需求增速。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2023年1~9月我国塑料制品总产量为5438万吨,同比下降0.6%。由于塑料制品企业中,中小企业数量庞大,并未被统计局统计,根据树脂生产企业产能产量情况及进出口统计,预计2023年树脂表观消费量11169万吨,同比增长5.8%;产量9790万吨,增长9.2%;年产能达到12876万吨,增长12.8%。虽然消费增速较2022年的-1.3%有所提升,但与新冠疫情前高于GDP的高增速相比略显低迷。
2023年房地产和出口拖累树脂消费量增速,而餐饮旅游等服务业消费有力地提振了树脂消费。
房地产相关树脂消费量约占树脂总消费量15%~20%,房地产增速下滑会抑制管材、线缆料、家电、编织袋等产品的消费。2023年房地产投资增速为-7%,极大地拖累了树脂消费量增速。
拖累树脂消费的另一大因素是出口低迷,我国出口产品中大量是劳动密集型的塑料制品,约占树脂总消费量的30%。2023年我国树脂出口预计同比下降2.5%。
2023年出现了井喷式旅游,旅游收入将达5万亿元,与旅游相关的餐饮、交通、服装、日用品消费同比均有增加。预计全年全国旅游消费增长8%,有力地拉动树脂消费量增长。
2023年我国树脂产能投放量依然巨大,海南炼化、广东石化、东莞巨正源科技、京博石化等一大批企业投产,仅聚烯烃投产规模就高达775万吨/年,其中聚丙烯高达490万吨/年。PDH、CTO等众多非石脑油路线万吨。供强需弱,供应增量远超需求增量。此外,2023年布伦特原油均价约83美元/桶,依然处于高位,树脂需求低迷,成本不能顺利向下游传导,导致树脂生产企业利润收窄,达5年来低点。
2023年国内树脂进口规模大幅下降,以进口规模最大的聚烯烃为例,进口量预计下降7.5。